《传统文化作业》
分类:
原创度:
信息量: 1191字
¥买断价格: 17.4
每百字¥ 1.46
传
统文化之中的保守和进取 传统文化着实是个太大的题目,我们试着缩小一下范围,在我看来,儒家文化和学术思想是较为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一方面,但儒家文化体系也过于庞大,我们只能在进行分割,碍于字数限制,我们想试着就儒家激进和保守来进行一些分析,不求全面而周道,但求片面而深刻 首先,我们认为,儒家思想一贯以来,除了极少数时期,都是十分激进并且热爱革命的 这和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儒家好像十分相左,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,较早时期的儒者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?儒者最早敬奉的圣贤便是孔子了,我们翻开论语,尽是这样的言论,“学而优则仕”“弗思何以得”联系孔子周游列国,或讲学或求官或申说政治见解,都是十分积极思进的,而这样积极的目的,是为了能有一官半职,进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完成,我们细究其做官的缘由,是因为孔子有自己的政治理想,而这种政治理想和当下情况冲突,所以孔子才去求道也好讲学也好,其实孔子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革,恢复周制,而这一举动,在汉代更是被发扬光大 我们在汉代举三个例子,想着重介绍的是董仲舒,董仲舒是在建元元年(司马迁说,元光元年班固说)举贤良文学而为汉武帝申说公羊学政治的,由于公羊学说系统更为复杂精细,无法详尽论说之,我们只取其中一点来介绍,那就是,儒家在逐渐增加对皇帝的控制,这一点,在前两代文景时期,甚至春秋战国之时都未曾有过,他们提倡天人合一,要求统治者必须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那这样势必就